一、研究方向
1.粮食精准适度加工技术与智能装备
2.营养主食加工关键技术及健康效应评价
3.粮食加工副产物高值化利用
4.粮食绿色减损保质储藏关键技术
二、研究内容
1.粮食精准适度加工技术与智能装备方向,运用机器视觉和深度学习等技术构建稻米加工品质在线实时监测系统;研发基于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的砻谷、碾米和抛光等稻米数字化加工关键技术,开发大米适度加工智能化成套装备,以实现大米精准适度加工和谷物糠麸层精准分离。
2.营养主食加工关键技术及健康效应评价方向,以稻谷、小麦、青稞和薏米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淀粉、蛋白质等在物理场(湿热、微波、超声波等)和生物场(发酵、酶)等典型加工条件下的宏观物化特性与多尺度结构演变规律及其调控机制;开展主食营养与风味质构精准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以营养为导向,兼顾口感和风味研发针对“慢病”、“三高”等特定人群的主食产品,并对营养功能型主食产品的健康效应进行评价。
3.粮食加工副产物高值化利用方向,以米糠、麦麸、米渣等为原料,开展活性多糖、多酚、谷维素等营养因子的挖掘、高效制备、功效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稳态增效及食品配料开发。
4.粮食绿色减损保质储藏关键技术方向,研发基于微波和变温干燥的粮食高效烘干技术;开展仓储环境各生物因子和物理因子与粮食原料储藏品质之间的互作关系及耦合效应研究,构建多环境因子实时判别粮食品质风险预测模型;开发绿色高效生物储藏防护剂。
三、人才团队
首席专家:林亲录,教授,博士生导师,Lund University 访问学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稻谷及副产物深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点领域“大米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农业部“稻米深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创新团队首席专家。
团队先后获评国家重点领域“大米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创新团队、农业部“稻米深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创新团队,拥有中组部万人计划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人,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湖南粮食加工首席专家,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湖南省121人才、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芙蓉学者等高层次科研骨干50余人,在粮食加工领域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与丰富的成果积累。
四、平台支撑
拥有稻谷及副产物深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粮油深加工与品质控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特医食品加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林产可食资源安全与加工利用湖南省实验室、湖南省稻谷深加工工程中心、调味料绿色制造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等国家或省部级科研平台,此外,创新中心还拥有长沙市食品质量与安全工程中心、长沙市稻谷深加工工程中心等市级研究平台。
五、合作企业
与湖南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郴州粮油机械有限公司、陈克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天下洞庭粮油实业有限公司、湖南助农米业有限公司等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